“十三五”以來,江蘇農業勞動生產率提升20%左右
“十三五”以來,江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持續提升。2019年糧食總產比2014年增加36.6億斤、單產增加22.6公斤,糧食總產連續保持穩定在700億斤以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農業勞動生產率提升20%左右。
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抓手,也是創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實踐平臺。
秉持“工業化思維、項目化機制”做大做強鄉村產業的發展思路,我省聚焦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打造資金、技術等集聚平臺。“十三五”以來全省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0家、省級農業產業示范園52家,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53家。以健全產業體系為目標,全力以赴抓招商、促投資、建項目,切實發揮農業項目在保供給、強產業、增效益等方面的主陣地作用。
南京高淳區現代農業產業園去年獲評“國家級”。走進位于園區的固城湖青松水產專業合作聯社,負責人邢青松正在示范基地查看螃蟹生長情況。他告訴記者,合作聯社在全區建立5個試驗塘,跟蹤提供技術指導,試驗塘畝均效益高出其他養殖戶30%左右。
高淳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園區通過農科教、產學研結合,培育發展良種工程、建設種源基地、生物工程、科技服務等,良種覆蓋率達100%,科技貢獻率達70%以上。通過實驗、示范、輻射擴散,園區農業新技術、新模式、新品種等成果更新傳遞節奏明顯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快速推進。
我省“國字號”產業園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是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示范樣板。泗陽縣主打以工廠化食用菌為主導產業的生態循環農業,堅持以工業化理念推進產業園開發建設,推動工廠化生產金針菇單品規模進入全國前列。產業園主導產業產值近35億元,總產值達42.8億元,獲農財兩部的首批認定。
無錫市錫山區圍繞做大做強園藝作物種子種苗這一主導產業,堅持政府引導、企業管理、市場運作的“管運分離”機制,建成全國占有率最高的繡球花種苗繁育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紅豆杉繁育基地,適度規模經營率達91%,主導產業產值占產業園總產值比重達68%。
邳州市強化規劃引領,圍繞“一頭蒜的保健”,高質量發展大蒜特色產業,實現大蒜產業由“一產知名、三產獨秀”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產業園主導產業產值達138億元,大蒜及產品連續9年位列全省農產品出口縣(市)第一。
創新是推動農業產業園產能升級的第一動力。為鼓勵創新,東臺市現代農業產業園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予以5%的獎補,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給予10萬元獎勵。園區所在的三倉鎮圍繞“東臺西瓜”國家地理標識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等一批金字招牌,大力培植“三倉優選”公共品牌,開拓長三角、珠三角市場窗口超200家。
三倉鎮黨委書記、鎮長袁明說,園區堅持“全民共建、利益共享”原則,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放在首要位置,先后邀請吳明珠院士工作團隊、南京農業大學等專家學者做專題培訓。依托浩瑞、翠源等精深加工企業和合作社,就近就地吸納勞動力就業3000多人,直接帶動1萬多戶增收。
作為鄉村產業振興的新樣板、新高地,如何讓現代農業產業園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省農業農村廳發展規劃處處長黃挺表示,全省各地正圍繞“產業強園、科技興園、生態立園、機制活園”,強化產業集聚、要素集聚和政策集聚。各地依據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米、高效園藝、特色蔬菜、應時鮮果以及畜禽、水產養殖等。圍繞服務農業產業發展,重點強化生產試驗展示、培訓教育、質量追溯、信息服務、電商平臺等功能區建設。把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產品、新的模式引入農業,以一產為基礎,推進園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聲明:素材來源系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